站内搜索:
工作动态
【经济日报】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模式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2日 07:20 点击次数:
图片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模式
图片

编者按

本文发表于《日报2022年7月11日第10版。文章题目及内容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改扩充。

图片  



图片



在国内外学术领域有一个与生态产品概念相近的词汇“生态系统服务”,我国政府文件用“生态产品”代替“生态系统服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用词问题,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创新性战略举措。我国提出生态产品概念的战略意图就是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可交换消费的生态产品,使生态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要素融入市场经济体系,让市场手段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内外已经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些有特色、可借鉴的实践模式 [1] 。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重新归并为 生态保护补偿、资源产权流转、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和生态资本收益 类。

图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路径 | 张林波




01

 
生态保护补偿
生态保护补偿   是向生态环境良好区域或生态资源产权人支付的生态产品价值或限制发展成本的行为,是生态产品最基本、最基础的经济价值实现手段,可以分为纵向生态补偿、横向生态补偿、个人补贴补助、区域协同发展四种方式。   巴西建立了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我国新安江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以跨省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对赌”的形式决定补偿资金分配比例,成为国内横向生态补偿的标杆之一。个人补助补贴是对农牧民个人生态保护进行的补偿,例如我国开展的草原奖补、公益林补助、生态保护公益岗位等补偿方式,推动形成了“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的利益循环。   四川成都-阿坝协同开发不仅保障了水资源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同时为上游地区提供了资金和财政收入,有效地减少了上游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实现了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  
   
 
02

 
资源产权流转


资源产权流转是指具有明确产权的生态资源通过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流转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生态资源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载体,生态资源具有明确清晰的产权,可以成为产权相对模糊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载体。美国湿地缓解银行通过法律明确了湿地资源“零净损失”的管理目标和严格的政府管控机制,湿地开发者需购买湿地信用来弥补、抵消开发建设项目对湿地的占用,有效地保障了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促进了湿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换。重庆地票通过将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复垦成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所减少的建设用地指标经过认证后成为可交易的地票,依托生态资源产权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交换。福建省厦门市五缘湾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工程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带动周边土地溢价,以土地为载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在为市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参与投资的企业得到收益。


03

 
生态权益交易
生态权益交易 是指公共生态产品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转变成准公共生态产品直接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价值的模式,包括污染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利用配额和生态总量交易。美国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从经济上刺激非点源污染减排,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降低环境负荷的目标。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采用总量控制及交易制度,构建了碳排放权存储和预支机制,有助于激励排放实体低成本完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降目标。山东创新用能权质押融资的资源利用配额方式,有效助力企业盘活用能权配额资产,纵深推进节能减排。重庆开展的森林覆盖率交易是一种在区域生态资源总量控制制度下政府之间开展的以森林覆盖率指标为交易对象的方式,搭建了生态产品直接交易的平台,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04

 
生态产业开发
生态产业开发   是指生态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经济生产活动,在保护前提下通过产业开发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和增值。充分依托当地优势生态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生态产业开发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瑞士是传统意义的资源匮乏国家,但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山地变成经济腾飞的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幸福感最强的国家之一。浙江省丽水市通过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公用农业品牌“丽水山耕”,提高了经营性生态产品的溢价率。浙江省龙泉市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吸引国镜药业在当地投资生产发展环境敏感型产业,已成为全省健康医药产业的标杆企业。
05

 
生态资本收益
生态资本收益 是指通过金融方式融入社会资本,盘活生态资源实现存量资本经济收益的模式。绿色金融扶持是实现生态资本收益的重要手段和路径,是针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但是绿色金融扶持生态产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还存在着“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关键难点和制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明晰盈利模式及未来可能获取的经济收益,解决了多元融资还款的来源。三明“福林贷”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破解了林权流转难题,有效地支撑了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发展。浙江丽水市“林权IC卡”采用“信用+林权抵押”的模式实现了以林权为抵押物的突破,林权抵押贷款余额总量一直占浙江省一半以上份额、居全国各地市第一,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转变。


以上国内外实践经验充分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带动生态投资建设拉动经济增长,藏富于绿水青山,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造成绿色经济增长新引擎。


参考文献

[1] 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34(06):1407-1416.




 
本期编辑 | 张   琳
责任编辑 | 张林波



友情链接: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