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术争鸣】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借鉴与时代指引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6日 09:17 点击次数:
图片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句话,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刻总结,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指路明灯。从历史的层面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通过古代几种人类文明命运的不同结局对比,我们可以借古鉴今,继往开来,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增长,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打牢生态根基。

图片
摄影 | 张林波    

01

几个古代人类文明兴衰带来的启示  

   


在古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几种闻名世界的岛屿文明和与外界几乎没有贸易来往的人类文明。它们起源于相似的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明命运结局,给当代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复活节岛是一座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南太平洋岛屿,面积约为162平方公里。它与距离最近的大陆智利西海岸相距三千多公里,与最近的人居群岛皮特凯恩群岛也距离2075公里,可以说是地球上距离其他人类最远的岛屿[2],在公元前后人类首次进入时几乎可以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来形容。考古学家通过岛上存留的树木花粉研究发现,最初岛上曾经土壤肥沃,覆盖茂密的亚热带森林[3],富饶的生态资源为人类文明繁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原住民残存的文字记载,复活节岛的第一批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上被放逐的一批人,他们的7位领袖带着族群、鸡、香蕉和甘蔗在海上经过许多天的漂流,在公元400年左右,他们发现了太平洋中的这座小岛,并且叫它“拉帕努伊岛”。最早到来的波西尼亚人主要以大棕榈树的果实和树浆、鱼、海豚、海鸟等陆地鸟类、老鼠以及种植的甘薯、芋头等作为食物来源,并且依赖岛上的自然资源发展出灿烂的文明成就,因雕刻出数百尊巨大石像而闻名于世。但是由于这种以建造石像为发展模式的人类文明完全依赖于砍伐森林、捕食鱼类鸟类等自然资源消耗,最终,木材消耗殆尽、海鸟捕食一空后,资源枯竭导致了岛上的饥荒与战争,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最终在公元15世纪左右,复活节岛上的人类文明走向了消亡[4]

而同在南太平洋中的蒂科皮亚岛,其面积仅仅约为复活节岛的三十分之一,但岛上的人类文明却从公元400~500年一直延续至今。蒂科皮亚岛原本的自然条件与复活节岛十分相似,火山爆发的火山灰使得岛上的物种与资源十分富饶。岛民们利用岛上丰富的资源打渔狩猎,随着资源的利用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烧毁森林以耕地和狩猎,森林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此外,岛上也开始人满为患,蒂科皮亚岛一度出现生态危机。岛上的人们意识到资源匮乏无法维持岛上长久的生存时,开始设法在该岛的支持能力和人口之间取得平衡,并设法避免环境超载和生态灾难。约从公元12世纪开始,岛上人类及时改变了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的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甚至采取了杀婴、堕胎以及长子繁衍等人口控制措施,蒂科皮亚岛最终避免了与复活节岛相同的文明崩溃命运,岛上的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发展[5]

美国新墨西哥城西北部查科峡谷阿纳萨齐文明是生态崩溃的另外一个极好例证。在阿纳萨齐文明兴盛之前,查科峡谷是生态环境非常良好的平原绿洲,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相对较低的海拔极适于农作物的生长[6]。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查科峡谷吸引了大量人口,查科峡谷文明从公元600年起开始兴盛,直到1150~1200之间彻底消失,前后大约持续了500多年。碳同位素技术、树木年轮、建筑物遗址密度以及啮齿类动物的残留物等证据详细地提示了查科峡谷文明从兴盛到衰落的变化原因。古印第安人在公元600年左右迁入查科峡谷,公元700年,他们独自发明出建造石屋的技术,到公元920年,他们建成了北美最大的石头建筑。起初,查科峡谷的农业生产依靠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流入谷地的丰富的地下水以及河渠灌溉农田,养活了大量人口。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查科大峡谷人口膨胀。但也是在那时,为了获取越来越多的人口所需的食物、燃料以及建筑所需的木材,峡谷周围附近的森林被阿纳萨齐人全部砍光。除此之外,由于河渠水流的冲刷和水土流失,河床深度逐年下降,地下水位低于农田,最终在公元1025年左右基于地下水的灌溉农业无法再进行下去。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查科峡谷农业生产和木材供应下降,但人口数量仍然持续增长。公元1130年,查科峡谷遭遇了与公元1090和1040年类似的三年持续干旱,由于查科峡谷人口众多且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损害,居民大多被饿死或自相残杀而死,少数幸存者逃散到西南部的其它聚居地,阿纳萨齐文明最终消失了。这次的三年持续干旱不比前两次干旱的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但与前两次干旱不同的是,人口膨胀、砍伐森林是查科峡谷三年持续干旱背后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阿纳萨齐文明崩溃的根本原因。由于人类的破坏,今天的查科峡谷已经再也不能恢复到公元600年前的生态景象了,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深邃的河谷、稀疏低矮的耐盐碱灌木丛,除了少数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外再也无人能生存在这里[6]

 

这几个处于大洋中的封闭岛屿或与外界几乎没有贸易来往的古代人类社会命运为人类文明兴衰研究提供了最理想的、类似于实验室封闭状态的案例,如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蒂科皮亚岛、查科阿纳萨齐文明、玛雅文明、楼兰古国以及于阗古国等(见表1)。这些创造了璀璨辉煌文明成就的古代人类社会大多最终消亡崩溃了。现代环境考古、气象模拟等科学手段揭示这些古代人类文明消亡崩溃的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如极度干旱、寒冷、厄尔尼诺、气候变化、战争、瘟疫等外部的或自然的原因,但生态自杀却几乎是许多古代人类文明崩溃的共同原因,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生态自杀几乎是许多古代人类文明消亡崩溃都具有的共同特征[6]。它们的文明命运对比充分说明,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不同将会导致人类文明命运走向截然不同。

表1 几种古代人类文明兴衰实证案例

图片

20世纪50年代,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开启了人类进入宇宙的大门,打开了人类航空的新视角。从浩瀚的太空中放眼地球,人类开始思考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对于偌大宇宙来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指出我们的地球就像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靠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如果长期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使资源消耗量超过自然承载力,地球就会走向毁灭。这就是所谓循环经济思想的源头。地球宇宙飞船假说表明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孤独与脆弱。地球在太阳系的质量占比仅为0.000299715%,是一个孤悬于宇宙中的物质封闭系统。在能量方面,地球是完全开放的系统,每天持续稳定地吸收太阳辐射带来的能量,并将到达地球的部分能量返回到温度为3K的宇宙太空。而在物质方面,虽然流星、彗星、星体残片会随机地降临地球,地球大气层的氢、氦元素会从上层大气层中少量逃逸,人造地球卫星也会偶尔脱离地球重力场,但地球总体来说却是一个近似完全物质封闭的系统,非常类似于航行于宇宙之中封闭的飞船,也类似于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烧瓶[12],而人类则是宇宙飞船中的船员或烧瓶中的微生物,完全依赖于消耗飞船或烧瓶中的物质而生存,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是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虽然在科技极为发达的今天,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仅仅由于资源匮乏而重演复活节岛的悲剧,但相对于整个无限的宇宙空间来讲,地球上的人类在太空中的孤立程度就如同宇宙中的一艘宇宙飞船,远远要比复活节岛上的古人更加无助。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自身行动决定着地球的命运,也决定着地球上数百万种生物的命运,更决定着人类文明自身的命运。如果人类不能改变自己而继续以粗放的方式发展经济,当人类耗尽地球上有限资源、造成难以逆转的全球性环境危机时,地球人类命运可能就将如同复活节岛古代文明崩溃的命运一样,无处可逃、无人可救[4,6,13]

 

02

生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地球上的两类生产系统的支撑,一类是人类经济生产,人类利用人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出人类文明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类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另一类则是生态生产,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开展第一性生产,并通过次级生产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生物生产过程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基础经济生产资料,而且清新空气、清洁水源、防风固沙、生态减灾、物种保育等生态产品[14]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一样是人类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9],为人类文明发展兴盛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根基。

图片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标志性产业的推动和支撑,         生态产品生产是支撑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根基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每一段文明进程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人类文明起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繁荣昌盛,生态根基的破坏将会危害人类文明体系的发展进步。原始文明时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征程启始的基础,人类生存必须依附顺从自然,依靠采集渔猎、钻木取火获得生存所需。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良好生态环境为农耕文明提供了发展基础,古巴比伦、古埃及等辉煌一时的文明古国,大都起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大河流域地区,而最后也多由于生态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的衰落甚至湮灭。中华民族历代更替也与生态环境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一个朝代的鼎盛往往是其文明与生态交互相融、协同发展的结果,最后的衰败更替很多也有着生态破坏退化的背景。迈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类具备了大规模改造地球的能力,不惜代价地利用消耗地球的资源环境已经造成了前所未有和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地球环境变化的规模和速率都已经超出了过去50万年里自然波动的范围,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动摇了人类文明继续兴盛发展的根基。  

历史视角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就是要处理好经济产品生产与生态产品生产的关系,将中国传统灿烂文明与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与文化价值四轮驱动[15],在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可以交换消费的生态产品,使生态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要素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培育生态产品生产成为战略新兴产业,让市场手段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发展经济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大幅度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

03

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兴衰历历在目;放眼当下与未来,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规律与深刻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以“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努力促进我国生态资源资产与经济社会财富协同增长,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文明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到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一大发展理念等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决策,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并且成为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引领者,为保护地球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彻底改善的;并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过去粗放经济发展也使我们付出了资源、生态和环境代价。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作为表征生态环境价值的生态资源资产没有与经济社会财富同步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任务依然艰巨,生态差距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快速提高,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资产增长、物质财富与生态福祉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生态资源资产的协同增长成为现阶段最迫切的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生态兴则文明兴指引我们既要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要筑牢生态根基、补齐生态短板。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将生态资源资产与经济发展协同增长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目标,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培育生态资源资产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资产全面协同增长,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态资源资产的双富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 2003 (13) :42-44.

[2] Andreas Mieth H B. History, Origin and Extent of Soil Erosion on Easter Island (Rapa Nui) [J]. Catena. 2005: 244-260.

[3] Flenley J R, King A S, Jackson J, et al. The Late Quaternary Vegetational and Climatic History of Easter Island[J].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1991, 6(2): 85-115.

[4] 张林波.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5] John C J. Sustainability Ethnic: Tales of Two Cultures[J].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4: 39-43.

[6] Diamond J. Ecological Collapses of Pre-Industrial Societies[M].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Peterson G B, eds. Salt Lake City, Utah, USA: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2002: 22, 389-406.

[7] Tilberg V. Easter Island: Archaeology, Ecology, and Culture[M].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4.

[8] Dahlin B H. Climate and Prehistory On the Yucatan Peninsula[J]. Clim. Change. 1983: 245–263.

[9] Coe M D. Breaking the Maya Code[M].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3: 304.

[10] Hunt B G, Elliott T I. A Simulation of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Maya Civilization[J]. Climatic Change. 2005, 69(2-3): 393-407.

[11] 谢丽. 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1.

[12] Morowitz H, Allen J P, Nelson M, et al. Closure as a Scientific Concep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cosystem Ecology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iosphere[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5, 36(7): 1305-1311.

[13] Nagarajan P. Collapse of Easter Island: Lessons for Sustainability of Small Islands[J].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2006, 22(3): 287-301.

[14] 张林波, 虞慧怡, 李岱青,等.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6):11.

[15] 中国工程院.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R]. 北京: 中国工程院, 2016: 12.



本期编辑     |张    琳
责任编辑 |张林波



友情链接: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