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术争鸣】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9日 12:00 点击次数:
图片



   

     

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并将“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大跃升,揭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探讨了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做好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大文章。             研究成果已发表于《中国土地》             2022             年第11                         现将研究成果分三期予以介绍,相关内容有所修改完善。          
目录          
  • 第一期 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大跃升

  • 第二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 第三期 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做好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大文章


     



             






图片        







       

       

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

认识的重大跃升    

       

       

       

       

       

01


       
“共生”是在人与自然和谐           关系          
基础上的根本性变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指引,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基础上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认识到自然之于人类不是无节制索取的对象,而是要保护的对象,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命题,明确做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将人与自然关系跃升到生命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为现代化的驱动力,以现代化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准则,深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了更加深刻的阐释,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强调以自然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促成自然的发展。从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仅仅增加了“共生”两字,但是赋予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以全新的解读和诠释视角,人与自然是紧密互利、不可分割、共生共荣的统一整体,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生存,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类自身,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科学把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图片  
摄影|张林波  

       

       

       

       

       

02


       
人与自然关系非常类           似于           生态学          
种间关系          
         

       
“共生”是生态学上描述种间关系的一个概念,种间关系既有互害的竞争、捕食关系,也有互利的共生、共栖关系。人与自然关系非常类似于生态学种间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从“对立”“和谐”走向“共生”。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类似于生态学的种间互害关系,一方受益,一方受损,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难以为继;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类似于生态学的种间共栖关系,一方受益,另一方也无害或无大害[1],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双方获利,是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但人与自然双方并非绝对需要、相互依赖,是一种比较松懈的合作关系;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类似于生态学种间互利共生的紧密合作形态,人与自然彼此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生存,较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协作更为有利,更有发展活力。可见,“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重大跃升,两者合作关系由松散到密切牢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    
1 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的关系     [2]    

     

     

     

     

   

0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有两类,一类是人类的经济生产系统,另一类是生产生态产品的自然生态系统[2](图1)。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没有被纳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忽视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此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非常类似于生态学上种间互害的竞争、捕食关系,一方发展必然导致另一方受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如果采取过分严格但不合理的环境规制,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要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使经济与环境由“互害”升华为“共生”关系,就需要将经济生产和自然生态两类系统统一起来,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经济生产系统,建立自然环境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动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提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因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让绿水青山不断“产出”金山银山,而金山银山又不断支撑绿水青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Li C, Niu C. Effects of sexual reproduction of the inferior competitor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on its fitness against Brachionus angularis[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5, 33(02): 356-363.
[2] 高艳妮 , 张林波 * , 李凯 , .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指标体系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 , 2019, 32(01): 58-65 .


本期编辑|梁   田


责任编辑|张林波



友情链接: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